河北省樂亭縣馬頭營鎮位于樂亭縣南部沿海地區,是傳統水稻種植區,曾“萬頃獨飄稻花香”。近年來,該鎮“以水定產”,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種植結構。
“不求變不行啊!”從事水資源研究20余年的樂亭縣水利局G級工程師孟向松說,為了能讓稻田“喝飽”,當地農民多年來自發打井灌溉稻田,僅2001年全縣稻田區域就新打機井4715眼,Z深的井已達270米。連年超采造成樂亭縣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尤其在南部沿海地區形成了一個面積達338平方公里的降落漏斗,到2014年漏斗Z心降深達79.83米,給農業生產和人居A全帶來潛在威脅。
為引導稻農調整種植結構、發展節水農業,樂亭縣自2019年以來實施以灌溉排水和節水設施、田間機耕道路、農田輸配電改造為主要內容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6個,2021年以來實施G效節水灌溉項目4.75萬畝,實施小麥節水品種和配套技術推廣項目13萬畝。
“項目區內地下防滲管道入地,還配套落實測墑灌溉、滴灌微噴、水肥Y體化和保水劑應用等農藝節水措施,灌溉水利用系數由原來的0.63提高到目前的0.85。”樂亭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強說,目前該縣南部沿海地區除7.35萬畝稻田外,其余地塊已種植各類果菜及抗旱農作物5.6萬畝。
在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的同時,樂亭縣蓄水、調水、關井等多管齊下,自2018年起先后實施3項農業灌溉水源置換項目,清淤疏浚渠道,維修重建閘涵及泵站,完成蓄水坑塘改造17個,新建橡膠壩2座,實現地表水置換地下水灌溉面積7.6萬畝。準確管理地下水取水井,2021年以來累計關停農業灌溉類水井1089眼。
樂亭縣是河北唐山全力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的一個范例。唐山市水利局副局長徐輝說,近年來,唐山市統籌推進城鎮、工業、農村、農業水源置換,僅2022年,就建設4處引調水工程,利用潘家口、大黑汀、桃林口等水庫水置換城區生活生產用地下水0.5億立方米,實現地下水采補平衡。
在位于唐山市豐南區的唐山東華鋼鐵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唐山瑞豐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附近,記者看到曾承擔兩家企業供水任務的19眼地下水井已被封堵停用。針對這兩家用水大戶,唐山地表水水源置換項目早在2020年就已完成,如今兩家企業每年所用的3000萬立方米水源全部由管道引進廠區。
為提升補水能力,唐山于2018年起實施河湖水系連通、河道綜合治理、水源涵養及供水、鄉村振興水環境綜合整治、傍河坑塘整治和智慧水務系統建設等6大類117個項目。依托全域治水清水潤城工程,唐山對全市68條(段)河道實施以清淤疏浚為主要內容的河道綜合治理,以河代庫蓄水,留蓄涵養水源,構建豐缺互補、可調可控的現代水網體系。
在曹妃甸濕地北部,灤河下游干渠西延工程輸水管線正沿濕地和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北側邊界向西鋪設,施工現場一派火熱景象:挖掘機揮舞著鐵臂在地上挖出深槽,吊車把管道準確地放入槽內。項目經理鄭傳廠說:“這段工程自引灤干渠引水,向曹妃甸南堡經濟開發區和豐南區供水,能實現水資源的G效利用和優化配置。”
唐山還努力提升水資源監督預警和綜合監管能力,建設取水口在線計量監控全覆蓋示范區項目,遠程實時采集取水口取水量,為地下水超采治理工作提供數據參考。
“我們要堅決打贏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攻堅戰!”徐輝表示,在扎實做好各項水源置換工作的前提下,唐山將有序關停取水井,到2022年年底前實現水源置換項目的城鄉生活和工業取水井全部關停,農業灌溉井有序關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