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石建勛、)注冊過程特別順利,超出了我們的預期。交接當天下午給我們開個證明!”8月25日,衡水碧灣創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工程經理孫淳興奮地分享了辦證經歷。
孫淳所說的證書,就是移交土地取得的不動產權證書。“根據我們公司其他項目的經驗,我們原本預計衡水項目拿到這個證需要10-15天。結果當天就完工了,比計劃早了很多。”孫淳介紹,不動產登記服大廳工作人員提前對接,指導其準備申請材料,避免辦證時信息遺漏、漏項。
孫淳告訴記者,衡水項目原計劃在11月底啟動。“但是冬天霧天會有施工控制,土方會受到影響,因為會產生揚塵。”此外,冬季的低溫會降低工人的施工效率,這是導致企業成本增加的一個因素。“現在不動產登記服務大廳在‘交地交證’環節為我們節省了近半個月的時間,這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可以爭取在施工控制到來之前完成土方工程,從而整體加快項目的施工進度。”
得益于“交地遞證”的政策措施,河北姜明科技有限公司也按下了項目建設的“快進鍵”。魏是河北科技有限公司的項目負責人,他和公司回到家鄉辛集市建廠發展。他的公司主要生產可降解材料和制品,十多年前在新疆開了一家公司。
“工作人員告訴我,我們公司是辛集市在探索‘標準地’供應過程中,一家辦理‘到貨證’的企業。我們還經歷了一次‘高速’辦證,同時交接了土地,我們無縫對接,拿到了不動產權證書。”魏對說:
企業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與土地“打交道”。今年6月初,河北省制定了一攬子措施和20條配套政策。其中,《支持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十項用地政策措施》提出,土地交付時,已完成地籍調查,已繳清相關稅費,符合不動產登記條件,實行“交付即交證”。
“我們對經濟開發區和高新區的6宗地塊嘗試實行工業用地掛牌出讓的‘標準地’模式,已全部完成交易。將不動產登記確權調查與土地供應環節相結合,在土地掛牌期間,先進行相鄰宗地的界址劃定和鄰里簽字蓋章,確保供應的宗地四至清楚,無權屬糾紛。”辛集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溫超說,“交地交證”的舉措也為辛集市政府近日出臺的辛集市工程建設項目“標準用地+承諾制+拿地開工”實施方案積累了成熟經驗。“截至目前,我市‘標準地’掛牌出讓比例為百分之40,超額完成省政府下達的2022年省級開發區‘不低于百分之30’的任務目標。”
記者從省自然資源廳獲悉,該廳會同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稅務局等七部門研究制定了《關于推進“土地交付即發證”和“房屋交付即發證”改革的指導意見》,促進了土地(房屋)交付與不動產權證書發放同步完成,較大限度地為企業節省了時間和人力,降低了企業綜合成本。截至目前,全省共有89個縣(市、區)開展了“交地交證”工作,涉及項目772個,發放房產證850個。
上一篇:雨中收到的溫暖
下一篇:關于新時期唐山市保安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