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三點半課’解決了我們雙職工家庭不能按時接孩子的問題。女兒在學校可以管,作業有老師監督,興趣愛好也得到了滿足,真的為我們減少了負面!”遵化市頭一實驗小學四年級學生的家長張敏說。
近年來,遵化市教育局以“改善民生福祉,營造良好教育生態,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為“為民辦實事”重要,大力推進中小學課后服務,不斷優化教育服務能力。“三點半問題”得到解決,學生健康成長得到保障,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以“共享”為核心,提供覆蓋的服務。堅持“規范管理、自愿參與、免費參與、高標準服務”的工作宗旨,加強人力資源保障。在全市5761名在職教師的基礎上,廣泛邀請237名社會志愿者、民間藝人、能工巧匠參與課后服務,為持續優化課后服務質量提供了堅實保障,實現了“課后服務和困難學生全覆蓋”,惠及中小學生3.65萬人。
聚焦“多元化”,大力優化服務模式。推行“夯實基礎,提高學習效率”和“發展個性,提升核心素養”的“1+N”服務模式。“1”是指專任教師提供“點對點”的個性化作業輔導,幫助困難學生解決作業中的困難和疑惑,確保所有學生“無作業回家”。“N”即以培養學生興趣、發展學生特長、開闊學生視野為宗旨,設置二胡、古箏、足球、武術、國畫、書法、詩歌等52門多元化課程和1200多個活動社團,充分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
聚焦“標準化”,提升服務質量。堅持AQ發展,建立“領導帶班、中層值班、后勤服務、AQ保障”的運行機制,嚴格執行考勤、監護、交接制度和應急預案,指派足夠的服務老師,切實承擔護理責任;堅持規范導向,建立“上下、內外、串聯、并聯”的監督評價機制,將課后服務納入學校和教師評價體系,定期開展監督檢查,公開監督電話和信箱,接受社會和家長的監督;堅持開門見山問問題,建立“征求—反饋—優化”閉環溝通機制。課后服務質量不斷提升,社會滿意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