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楊麗)近日,河北省殘聯發布了2022年“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計劃,就實施精準助殘服務工程、鞏固拓展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加強殘疾預防和健康服務保障、大力推動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廣泛開展殘疾人體育文化活動等16方面做了周密安排部署。
實施精準助殘服務工程
全年為殘疾人提供康復、輔助器具適配、就業培訓、托養、教育、家庭無障礙改造等服務20萬人次以上,其中為11萬名殘疾人提供康復服務,為4.6萬名殘疾人適配輔助器具,為2萬名殘疾人提供就業培訓,為2.1萬名殘疾人提供托養服務,為9500戶殘疾人家庭進行無障礙改造,幫助1000名左右困難殘疾學生及困難殘疾人家庭子女上大學,為所有建檔立卡殘疾人實施精準助殘扶殘。
鞏固拓展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
積極配合鄉村振興部門將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及時納入防返貧致貧監測范圍,配合民政部門做好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落實工作和“跨省通辦”工作。繼續實施“陽光家園計劃”項目。
加強殘疾預防和健康服務保障
實施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行動,依托專業殘疾人康復機構和家庭醫生簽約團隊等,為有康復需求的殘疾兒童和持證殘疾人提供康復醫療、康復訓練、輔具適配及支持性康復服務,服務率達到85%以上。
大力推動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
制定出臺河北省貫徹落實《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安排殘疾人就業辦法》的意見,強力推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帶頭安排殘疾人就業。完善全國殘疾人按比例就業情況聯網認證“跨省通辦”系統,做好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年審工作。
多措并舉推動殘疾人多業態就業
組織開展“2022全國殘疾人就業宣傳年”活動,加快推動圓通、京東殘疾人就業創業基地建設,舉辦殘疾人就業洽談會,開展就業援助月、就業招聘會等就業服務活動,大力支持殘疾人自主創業、靈活就業、輔助性就業,多渠道、多形式、多業態促進殘疾人就業。
搭建就業創業網絡服務平臺
提升殘疾人服務信息化水平。加強與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勞務派遣公司、社會組織等聯系,建立覆蓋城鄉的殘疾人就業服務網絡,建設殘疾人就業創業網絡服務平臺,為殘疾人和用人單位提供全鏈條、專業化、精準化服務。
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
加快實施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落實與中國廣電河北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和《關于優惠殘疾人家庭安裝使用有線數字電視及其他通訊服務的指導意見》,與中國電信河北分公司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推動殘疾人家庭信息無障礙,提升殘疾人群體信息化服務水平、推進社會信息無障礙建設。做好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燃油補貼發放、申報工作。
加強殘疾人法律服務和權益保障
推動《河北省實施〈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辦法》列入省政府2022年立法項目調查研究計劃,加快開展立法調研。落實《法律援助法》有關規定,協調有關部門加強殘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發揮殘疾人12385服務熱線和網絡信訪平臺作用,為殘疾人提供及時有效的法律救助服務。
廣泛開展殘疾人體育活動
推動各地殘疾人康復健身與社區全民健身活動融合,繼續推進重度殘疾人康復體育進家庭、殘疾人康復健身體育示范點、殘疾人康復健身體育指導員三項殘疾人康復健身體育服務,持續舉辦殘疾人健身周、殘疾人冰雪季和特奧日三場殘疾人康復健身體育示范活動。舉辦省殘疾人體育健身指導員暨冬季體育項目進特教學校專題培訓班和省冬殘奧輪滑項目比賽。
廣泛開展殘疾人群眾文化活動
扎實推進文化進社區、進殘疾人家庭“五個一”項目,繼續組織開展殘疾人文化周活動。組織河北省殘疾人事業好新聞評選及第十五屆各地廣播電視臺殘疾人專題節目展播活動。
弘揚北京冬奧精神
深入總結宣傳好河北省冬殘奧健兒自強不息的拼搏奮斗精神,鼓舞和激勵全省廣大殘疾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
建立殘疾人運動員幫扶工作機制
扎實做好殘疾人運動員建檔立卡工作,全面掌握基本情況和需求,著力解決殘疾人運動員在教育、就業、家庭等方面困難,解除運動員后顧之憂。
制定實施為特殊困難殘疾人上門服務若干措施
持續開展殘疾人證辦證上門服務、送教上門服務、走訪慰問困難殘疾人群眾等服務活動,切實解決殘疾人群眾關心的問題。
實施殘疾人假肢適配項目
安排專項資金500萬元,為缺肢者免費裝配基本型假肢1000例,幫助缺肢殘疾人重新步入社會,邁向新生活,提高生產、就業、平等參與能力,實現自信自立自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開展“善立方”愛心助殘公益活動
大力開展各類募捐助殘行動,凝聚全社會善行義舉,形成共同支持、扶助殘疾人的強大力量,全年救助規模達到2000萬元左右。
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
認真落實“雙報到”工作,進一步完善“組織共建、黨員共創”機制,規范化、常態化、長效化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
為順利完成上述全年計劃,河北省殘聯要求涉及部門要踐行“一線工作法”。堅持問題在一線發現,工作在一線推進,政策在一線實施,殘疾人滿意度在一線提升。不斷創新服務群眾方式,為殘疾人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提高為群眾辦事的效能。集中解決突出問題,聚焦殘疾人群眾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問題,聚焦發展亟待解決的痛點難點問題,聚焦長期未能解決的民生歷史遺留問題,以釘釘子的精神把每一件實事好事落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