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得益于政策配套形成的強有力支撐,我市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工作成效明顯,綠色工廠創建數量穩居全省前列且呈現多行業分布,工業單位能耗下降。
近年來,我市加強政策輔導,強化宣傳引導,注重企業培育,積極組織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綠色設計產品、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創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省級以上綠色工廠124家,其中國家級41家,分別占全省的21.34%、25.95%,均位列全省第一位;省級以上綠色設計產品29項,其中國家級4項;省級以上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8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綠色工業園區1家。
我市綠色工廠分布于鋼鐵、化工、水泥、裝備制造、衛生陶瓷、木材加工、家具制造、食品制造、電子材料制造、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多個行業門類,在行業內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全市鋼鐵行業擁有省級以上綠色工廠23家,其中國家級16家,分別占行業總數的88.5%和61.5%,居全省第一位;化工行業擁有省級以上綠色工廠21家,其中國家級5家;水泥行業擁有省級以上綠色工廠9家,其中國家級3家。
為支持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我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對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分別給予財政資金獎勵。在今年修訂的“新工業30條”中,對新獲評的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分別給予50萬元、100萬元獎勵。截至目前,全市綠色工廠累計獲得獎勵超過2000萬元,極大調動了企業開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積極性。
通過大力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有力推動了全市工業能效、水效、綜合利用水平不斷提升,涌現出一批優質企業和技術工藝裝備,促進了全市工業的低碳發展。2022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3%,超過全省0.7個百分點。
《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要積極構建綠色制造體系,走生態文明的發展道路,支持企業開發綠色產品、創建綠色工廠、建設綠色工業園區、打造綠色供應鏈、壯大綠色企業、強化綠色監管和開展綠色評價。國務院在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中,明確提出“深入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大力推行綠色設計,完善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綠色工廠和綠色工業園區”。《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指南》進一步對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工作任務進行了細化,詳細闡述了綠色制造體系的建設內容和階段性目標。開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是全面推進工業綠色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對緩解當前資源約束具有積極作用,也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動綠色增長具有積極意義。